张自忠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阵亡的最高将领之一。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与日军激战时中弹牺牲,将军遗体先是被日军发现并殓棺掩埋,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后被部下趁夜夺回以上将礼服重殓,送回重庆举行国葬。此后又追晋陆军二级上将。
1940年7月7日,国民政府发布褒奖令,称:张自忠“久膺军寄,夙著忠贞,芦沟桥事变后,转战前方,屡建奇勋,方冀干城永寄,翊成复兴大业,乃以鄂中战役,亲当前锋,抱成仁取义之决心,奋勇截敌,重创喋血,犹复猛进不已,并淳谆以效忠国家民族雪耻复仇勖勉部众,终因伤重殉职,全军感痛,政府追怀壮烈,轸悼良深”
张将军是一个真正不怕死的人,在他留下的不多的言论中,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死”字。他在给弟弟的信中说到:“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对部下训话时:“我们军人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算完成军人的责任。有机会,我一定带着你们找一条死路去。”与孙连仲谈话时,也表示要“等待时机,舍身成仁,给全军树立一个榜样。”
他自己对生死问题的见解是:“即令终老一生,但最后亦不免一死,与其庸碌而死,当不如轰轰烈烈建立一番事业。既有裨于国家,复获显贵之名誉,则虽死不死矣。”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张自忠将军每仗抱定必死之决心,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国家有这样的英雄才像个国家的样子,这样的英雄支撑着我们的国家,支撑着我们的民族,给民族又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说到张自忠将军,人们都知道他是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也是二战盟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按说以他当时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完全没有必要和普通战士一样冲锋陷阵战死沙场,可他却身先士卒,置自身于险境,最终以身殉国。
当时国内有张将军以死明志的说法。只因1937年4月,他曾率冀察旅行团出访日本。又在七七事变爆发后,听从国民政府不抵抗之命令,放日军进入北平,还继续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及北平市长等职留守北平,落下抗战第一位汉奸的骂名。
这两件事使民间对张自忠产生了极大误解,连上海的抗战民主人士都纷纷联名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将他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于是在张自忠在枣宜战役战死后,人们纷纷将他的死,理解为其洗刷半生汉奸骂名的壮举,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张自忠)
1933年时,二十九军在宋哲元率领下,在长城抗战中取得喜峰口和罗文峪两次胜利,张自忠也参与其中。但1935年日本通过“何梅协定”,将河北、察哈尔和平津大半主权据为己有,国民政府在华北难以立足。
等到二十九军入驻冀察平津之后,日本人知道这支曾属于冯玉祥的西北军,和南京国民政府貌合神离。所以软硬兼施,一边在军事上挑起事端,一边邀请冀察当局派员访日。意图把这支队伍拉离中央政府,实现华北独立,成立第二个伪满洲国。
在这种形势下,二十九军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以处理对日关系。虽然名义上仍隶属于国民政府,但拥有高度自治权,这种类似分裂的行径自然招致国民反对,为此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运动”,矛头所指,就是代理委会员委员长张自忠。
1937年4月,在宋哲元指派下,张自忠率团出访日本,根据史学家李云汉的研究,此次出访,张将军并没有做出任何有失体面和职守的行为。
“七·七事变”后,日军向平津大举进攻,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奋起反击。但对与日寇和平相处抱有幻想的张自忠却表示反对,认为尚有和平解决的可能,对日反击是愚蠢的,还命令所部三十八师按兵不动。此举彻底坐实了他的汉奸骂名,此后半生遭到国人谴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yhpimc.com/post/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