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最早建于247年,初名“吴淞城观”,为东吴时期孙权所建。后经历多次修缮和改建,直至宋代才改为现名“静安寺”。最早的静安寺主要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整体风格受到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印度和中亚特色。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观音等佛像,是当时的佛教修行场所和信仰中心。随着历史的变迁,静安寺经历了多次兴衰,如今的寺庙建筑风格已经不同于最早的样貌,但仍保留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静安寺,又称静安古寺,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其历史相传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孙吴赤乌十年 (247年)。其初名沪渎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 (1008年),更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从吴淞江畔迁入境内芦浦沸井浜边 (今南京西路),早于上海建城。静安寺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整个庙宇形成前寺后塔的格局,由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三座主要建筑构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静安寺相传始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年),创始人为康僧会。初名沪读重元(玄)寺,寺址位于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唐代该寺更名为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名静安寺。
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静安寺,其最早要追塑到三国的吴国赤吴十年即公元二四七年,时名沪渎重玄寺,后来在宋朝祥符年间公元一零零八年才改名为静安寺到至今,是上海市重点风景旅游景区。
静安寺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这座古寺地处吴淞江边,年年经受潮水冲刷,寺基也遭到江水侵蚀,北宋祥符元年(1008年),寺庙更名为静安寺。虽然几经重建,静安寺的建筑风格仍沿袭宋营造法,采用屋顶脊吻、挑檐和斗拱装饰,十分精美。
是因为唐朝年间,一位名叫静安的和尚建造了这座寺庙。
据说他曾在寺中修行七年,又曾经在临济宗的禅宗下执掌管理。
因为他对禅宗的专注和贡献,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座寺庙命名为静安寺,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和尚。
值得一提的是,静安寺在历史上曾经是上海城最重要的寺庙之一,这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建筑是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一处融合佛教、历史文化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静安寺名字的由来取自于建于宋代的一座古老的佛寺,也叫禅林寺,在元代被毁后,明代洪武年间重建后便命名为静安寺。
这座寺庙的地点位于上海市区中心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此也吸引了许多文化和社会名流前来拜访和参观。
可以说静安寺不仅是上海市内的一处历史名胜,也是一个代表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
静安寺相传始建于三国吴大帝孙权赤乌十年(247年),创始人为康僧会。初名沪读重元(玄)寺,寺址位于吴淞江(今苏州河)北岸。
唐代该寺更名为永泰禅院。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始名静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因寺址逼近江岸,寺基有倾圯之危,住持仲依将寺院迁至芦浦沸井浜畔,即现今寺址。
宋代绍熙《云间志》:“静安寺,在沪渎。按寺记,吴大帝赤乌中建,号沪渎重玄寺。 《景筠石幢记》中,间号永泰禅院。本朝祥符元年改今额。 《释迦方志》云:晋建兴元年,有二石像浮于吴淞江口,吴人朱膺等迎至沪渎重玄寺,像背题曰维卫、曰迦叶。静安寺迁至今址后,规模逐渐扩大,至元时,蔚成巨刹。寺内有8处名胜,即:三国时所立“赤乌碑”、南北朝时所植“陈朝桧”、原于神僧智严异行而流传的“虾子潭”、南宋仲依所建“讲经台”、沸井浜中突沸的“涌泉”、诗僧寿宁所筑方丈室“绿云洞”、行人取道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防御海寇的“沪渎垒”。
元代周弼《寺记略》 、清代嘉庆《松江府志》、同治《上海县志》和《法华乡志》均有附载,今按《法华乡志》:“华亭东北百里,松江绕焉。有寺在沪渎,曰重玄。大中祥符元年,因避讳改今额为静安。
明洪武二年(1369年),铸洪武大钟,耗铜六千斤,上有“洪武二年铸,祝皇太子千秋”铭文,声洪震远。
清初以来,静安寺屡经兴废。清乾隆六年(1741年),礼部侍郎麦焕出资重修大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歙人孙思望倡议捐资重修殿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yhpimc.com/post/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