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史记》这样记载:始皇初继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秦始皇是我国称第一个皇帝的,真正的千古一帝。据风水说,秦皇陵是我国的龙脉所在,既然是中国的龙脉所在,就不能乱挖,乱挖就会伤害中国龙脉,对国运有所影响,因此不能挖。
陵墓的挖掘现在是保护性挖掘。秦皇陵面积之大是所有帝王陵墓最大的,无论据正史和野史记载,秦皇陵的文物珍宝更是数不胜数,历史上很多传说的文物都可能在其中,文物挖出来就要保护,存在地下2000多年时间,在潮湿、低温、绝氧的环境中,文物已经适应了,一旦挖出后,瞬间与空气、阳光、高温接触,物理性质会改变,这事对文物的最大伤害。以现在得技术,不能保证能对这些文物采取很有效的措施。另外据专家检测,秦皇陵含有大量水银,这是重金属,含有剧毒。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秦始皇陵不开挖?
这有很多原因,其实再难挖的陵墓,也难不倒现代的我们,秦始皇陵不发掘自有它的原因。我们可以拣 几个主要的来讲。
一、历代王朝更替都有一个传统,就是保护前朝的陵墓,这是一个成规,约定俗成;
哪怕非常想掘人家的坟墓,最多也只能偷偷摸摸地掘一下,大张旗鼓的非常少,所以很多古皇陵才能保存至今。否则今天你挖人家的,明天人家就挖你家的。
二、我们国家皇陵考古发掘本着的原则就是保护性发掘;
也就是说如果陵墓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那么就维持现状,甚至人为保持现状,这既节约了成本,也保护了文物,秦始皇陵恰巧没有什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也就维持现状,除非突然有了破坏性的因素,要抢救性挖掘。
三、我们国家现在考古保护技术还不成熟,无法保护好有些发掘出来的文物。
考古也是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持的,不能为了满足一时的好奇心,而损害了长远的国家利益,就是周总理也批示过,不让随便挖掘没有完全保护措施的古代陵墓。这是科学的态度。
四、发掘皇陵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地表建筑都会遭到破坏,得不偿失。
作为国内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内部有着相当丰富的文物,发掘秦陵不仅能够获得文物,还能通过文物来辨别秦始皇时期的一些事情的真相,对于了解秦始皇时期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国内的一些考古学家虽然屡次请求打开秦始皇陵,但是都遭到了拒绝,秦始皇陵不敢挖的消息也在民间被广泛流传。始皇陵在民间被传说机关重重,甚至有人称他是龙脉。
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始皇陵的一些机关陷阱的情况,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始皇陵内的主要机关是机弩,触动机关就可以自动发射,还有就是水银铸成的江海。这两样机关如果在古代的话也起不到真正阻挡盗墓贼的情况,在现在考古科学发达,更是很容易就能进入。而且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面,机弩有没有腐烂,水银剩余的量能不能危害人类健康也是一个未知数。在古代的时候,秦始皇陵就遭到过多次盗掘,只是因为秦始皇陵的规模比较大,盗墓者只是盗出来了一部分文物而已。《史记》中就记载了秦始皇陵被项羽盗掘的情况,当时刘邦指责项羽的过错的时候,就罗列上了盗窃秦始皇陵的罪名。
十六国时期《晋书》就记载了石季龙盗掘秦始皇陵的事情,这件事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石季龙就是石虎,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盗的墓非常多,被很多人称为盗墓皇帝。到了北宋建立的时候,宋朝皇帝专门下令重修在五代十国时期被盗掘的陵墓,名单上就有秦始皇陵。这样来看秦始皇陵所谓的机关重重早就不攻自破了,现代不挖掘秦始皇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物保护的需要,还有就是国内考古工作的惯例。
秦兵马俑出土的时候曾经带着五颜六色的色彩,结果保护措施不到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在挖掘万历皇帝的坟墓的时候,很多书籍文物都因为保护措施不到位最终全部风化。有了前车之鉴,国内对于发掘陵墓变得非常谨慎起来。在国内近些年发觉的陵墓都不是主动发掘,而是保护性的发掘,本身陵墓就被盗墓贼打开了,或者被一些工程施工队不小心挖开了,考古队才会过来挖掘。如果仅仅是被发现确定,一般是不会进行发掘。
考古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不挖掘帝王陵墓。这个原因还要从郭沫若说起,建国后郭沫若就组织了自己的考古发掘队,想要大展拳脚一番。当时郭沫若就想要打开过秦始皇陵,郭沫若第一批目标定了三个,一个是明十三陵,一个是唐武则天墓,一个是秦始皇陵。因为种种原因,郭沫若选择了最容易发掘的万历皇帝陵墓练了练手。
这一练手不要紧,万历皇帝尸骨无存,陵墓的棺材都被当成劈柴烧了,文物损失不计其数。中央看到了这个情况之后,直接定了一个规矩,以后帝王坟墓不能挖,就这样郭沫若无奈的停止了自己的发掘之旅,秦始皇陵也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我是篱上青,欢迎吐槽,评论,点赞,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yhpimc.com/post/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