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题主邀请,我是永恒回望
多年来,因各种原因先后到都江堰十余次。第一次是在二十多年前的一次会议后,几个人邀约起尽兴畅游了古堰,尤其是在二王廟里还整了个以古堰为背景的布质人头像,以为游都江堰的纪念。后来的每次出发,虽不象最早的几次那样有猎奇的意味,但也都是兴趣盎然。
都江堰是岷江的一个截面一段流域,岷江的上游乃至发源地,我也都曾先后涉足过。要说都江堰是什么?我感触就是历史,每一次到堰上,就是在漫漫吟读一段早已远去却又陪伴于身旁的厚重而深沉的历史。不是吗,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堰,至今还造福着川人造福着成都平原上三十余区县的老百姓,千里良田沃野,都是都江堰之水为之润浸,真是生生不息泽润千秋。今人享受着华夏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能不祭祀李冰父子?能不祭奠我们华夏祖先以生命修堰的英灵?二王庙香火盛,那是传承着我们的感恩民族的一腔至诚情怀。到都江堰看飞沙堰,看分水魚嘴与宝瓶口,你能透过都江堰两岸的轻纱般薄雾,穿越历史的烟云,看到我们的祖先们古铜色的脸,裸露的胳膊肩膀,虽衣衫褴褛,日出而作,或操作刀具破竹制篓,撬动巨石,装填竹篓之中,缓缓推篓入江;或利斧斩木于山崖,万千古木成支架,以寸以尺九九为功,截流滚滚岷江,终得制伏水龙王,让一河清流千载不断,源源不断流向古堰的远方。都江堰写着李冰父子的睿智,写着华夏先祖的勤劳,勇敢与牺牲的精神……走在堰上,见万千游人指指点点,评古道今,其间不乏国外游客拿了照相机,对镜选景,忙得不亦乐乎。尤是,民族自豪感在胸膛间油然而生:岷江上的都江堰,你是这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历史最久远的无坝引水的宏大水利工程!这个堪称世界一绝的奇迹是我华夏民族的祖先创造的哇!
谢邀回答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相传战国时秦国欲将成都平原做成除关中之外的粮食基地,然成都平原常发旱涝,遂授善治水者李冰为蜀郡太守。所以,第一目的就是排洪保灌。岷江为季风江,水量有周期。成都平原为岷怒冲击而成,所以,岷江含沙量必定很多。所以,沙成为一个关键(可类比黄河)。此为背景。
第二重点,引水口。岷江从成都平原旁边流过,欲灌溉必引水。以前的引水口并不理想,详情见思维导图里面的分析。引水口的确定是李冰的第一个成果,也是最彰显智慧的地方,利用弯道凹岸沙少凸岸抛沙特性,实为横向环流机制,舍弃了原有的引水口,选定了最佳引水口。开凿山岩妙在其引水口硬度,千年不溃。都江堰附近位于山区和平原交界处,开凿最短最可靠。
第三重点,分流机制。分流的目的很简单,保证引水口位置的流量恒定。这个比较好理解,相应的解释也比较多,在此不多说。分流的难点就在于江心州。江心州建在哪里,该怎么建。建在哪里不用多少,细想便知。怎么建着实难。李冰充分发挥了才智,网裹石解决了这个难题,其实最开始稳住了,后面沙子会自然而然沉积成江心州的。在分流机制里李冰还有一个很大的贡献~水则。
第四重点,岁修。其实就是挖沙修坝。
第五重点,离堆加强环流。其实还是利用环流来抛沙,只是,这是人工的促进抛沙,排沙能力更强了。
宝瓶口为最智慧之处。
江心州为最难施工之处。
大神级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
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都
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始建
于秦昭王末年(公元前251年左右)。2000
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防洪灌溉作用。
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受水旱灾害非常青
睐,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地方,在李白的
什么是都江堰?岷江从岷山流入成都平原山地与平原交合处,江心有天然长沙丘,江水顺沙丘分流,到沙丘尽头合流而下,水流迎面不远处有一石山嘴近乎伸向江心,古蜀人凿穿山嘴,使沙丘东面水流直接从人工凿道流出进入平原,形成了人为分水,当时凿灌口应该是避水害。秦李冰对沙丘进行整治,称之“作堋”,当时称湔江,因此称“湔堋”;西汉置都安县,又称“都安堰”;“都江堰”之名出自宋史:“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为什么称名“都江堰”而不是湔江堰或岷江堰呢?认为与古历史有关,因为岷江古称“江”,而龙门山及茶坪山、崃山一带古又称“都广之野“,取名“都江堰”也就是源自“江”、“都”之意。
都江堰无论是天然、还是人工雕琢,都是很美的,然而,在这样美丽的背后,有许多现象的确不敢恭维。要想让更多的人来都江堰观光或旅游、要想这座城市真的吸引人、留住人,那么真的还需要这座城市的管理者和执法者等相应管理机构花大力气,真真正正做到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特别是各社区的管理和工作人员,必须做好细致的工作,为社区民众服好务。
提到都江堰,我原来紧紧是从历史课本上知道是历史遗产,并不知道都江堰的厉害之处,前年去了都江堰,才发现都江堰真正的伟大!
公元前二百多年前,岷江水患让成都平原的人民水生火热,于是朝廷委派李冰治理成都的岷江,李冰感觉兹事体大,他到了岷江,没有开工,先是考察水利地形,绘制图纸,光这一项工作就花了十年,最后利用水利的地理位置,在飞鱼嘴设置了流沙泥浆的分散消灭地!相当于给岷江每天洗澡,让岷江的流速降低!再利用科学的定海神针原理,阻挡泥沙回流!这个水利工程历经2千多年的洗礼,仍旧造福人类!
李冰父子实在是科学界的翘楚啊!为他点赞,为我们的老祖宗的智慧点赞!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距今已两千多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李冰父子率众修建(公元前256年),距今约2266年。
两千多年前古人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应用,灌溉良田,不可谓不是奇迹,古人智慧的体现和延续。
秦国统一六国,历史推动和发展,不无匠人的引导,秦昭襄王任用李冰担任太守,修建都江堰,得蜀地太平,而推动了后期亡楚的序幕。到后期的“郑国渠”等,秦国统一六国不仅是“奋六世之余力”的明君治理和士人的权谋,还有匠人点滴的推动!!!
春秋战国时期,秦蜀郡太守李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风景宜人,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其周围还有青城山风景区,是有名的避暑圣地,南桥,赵公山,安澜桥等,也是吸引游客的绝佳风景区。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
水口。
都江堰是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没有之一
早期的成都平原由于岷江江水难控,旱涝无情,李白就曾写过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诗句来形容彼时成都平原的险恶。
公元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开始修剪都江堰水利工程,其无坝引水的先进设计理念,一改往昔成都平原艰难,父子两代的伟业,铸就今日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主要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重要部分,成功解决了分水,泄洪,引水的难题,在两千两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都江堰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上游和中游结合部的岷江出山口。东南距四川省会成都市48公里。介于北纬30°44′—31°22′,东经103°25′—103°47′之间。
都江堰(Dujiangyan),四川省直辖,由成都市代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因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市境东与彭州市、郫都区、温江区交界,西、北与汶川县相连,南邻崇州市;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市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辖6街道、5镇;2019年常住人口70.28万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yhpimc.com/post/32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