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主题旅游 > 正文

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为什么台北有个故宫博物院?

无论是位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还是位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它们的成立与发展都是与近代以来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辛亥革命、清帝逊位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于1914年将热河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的文物迁至北京,于紫禁城外延设立古物陈列所,这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此后,又于1925年正式成立故宫博物院,制定详细章程来保管文物珍藏。而到了1931年,日军侵华的野心进一步暴露,国民政府开始对故宫博物院的珍藏进行有组织的南迁,先到上海,继而转运南京,于1937年在南京正式成立中央博物院,此后,随着战事的推进,一部分文物进一步南迁到长沙、贵阳、成都等地,剩下的一部分藏品则因来不及运送而留在了北京和南京。抗战胜利之后,解放战争爆发,随着国民党军队的颓势一步步显露,国民政府将存在南京等地的文物和图书等物品分批运往台湾,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的主要来源。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65年正式建立台北故宫博物院,于是,两岸便都有了“故宫博物院”的存在。不难看出,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成立是与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历史原因导致的结果。

(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夜景)

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提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三件珍品是不得不提的,其一就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因鼎上篆刻有西周时期的珍贵史料而闻名于世;其二则是清代光绪皇帝瑾妃的陪嫁品——翠玉白菜,因其精致的做工而闻名;其三是清代的“东坡肉”,是一块天然的石头,但造型却酷似五花肉块,因此而得名。除了这三件之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宋代定窑的婴儿枕、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一部分等诸多珍品,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物的好去处。

(图为毛公鼎)

近几年来,大陆的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交流日益增多,两段《富春山居图》就曾于2011年合体展出,两岸还联合出版了“三希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贴》和王珣《伯远帖》),都是友好交流的典例。实际上,两岸虽因历史原因未能统一,但两岸文化确是同出一脉,这是无法割断和忽视的联系。

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多少国家文物?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

台北故宫博物院,位于外双溪,占地20甲,启建于1962年,于1965年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落成;整座建筑仿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形式,采中国宫廷式设计,外观雄伟壮丽,背负青山,是中国收藏文物艺术菁华所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北平故宫等地存藏的珍宝南迁。在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主持下,经过挑选、造册、编号、装箱,迁走故宫博物院古物约20万件,《溪山行旅图》亦包括在内。

台湾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迁古物暂存上海,抗战前夕运到四川,抗战胜利后又迁回南京,1948年又从南京迁往台湾。幸运的是当时虽然兵荒马乱,烽火连天,文物的迁运过程时日绵长、道路艰险,却无损毁丢失,确实是奇迹。

台湾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历史?

台北故宫博物院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历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台北建馆

1956年12月,北沟陈列室落成,

1957年3月,北沟陈列室开放参观。 

1959年,国民党高层决议在台北外双溪兴建“台北故宫博物院”。

1961年,黄宝瑜提出的宫殿式建筑方案,因符合官方复兴中华文化精神的期待而获选。 

1961年,筹划于台北近郊外双溪兴建新馆。 

1964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馆开始兴建。 

1965年8月,院厦修筑完成。同年11月12日,故宫博物院台北新馆落成揭幕;当日展出之法书、名画、铜器、织绣、瓷器,以及玉器、珍玩、图书、文献等各类文物,共1573件,分置于六间陈列室、八处画廊。次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 

二、园区扩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