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历史考究,新疆这种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始创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坎儿井是戈壁荒漠地区用于生产的一种特别浇灌系统,它基本上都是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新疆吐鲁番地区。我国早在1962年的时候,就对新疆自治区的坎儿井进行了统计,当时统计出的坎儿井有1700多条。其中1100多条坎儿井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全长约5000公里。
坎儿井可以说得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因为西北地区缺水,所以当时的人民就创造出了坎儿井这一特别的灌溉系统,利用开发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把自流的地下水引至地面,进行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无动力吸水设施。既可以满足农田的灌溉又能满足周边的居民生活用水,一举两得。
坎儿井的基本构成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因为新疆地区吐鲁番盆地有两座大山博格达山和喀拉乌成山,每当积雪融化和下雨的时候,就产生大量的水。于是当时的人们就想到利用山的坡度,在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
坎儿井有一大特点就是不会因为天气的炎热还是狂风,都不会使水分大量蒸发,而是流量极其稳定,在实际生活中既保证了自流灌溉又可以作为生活用水。根据历史考究,新疆这种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始创于西汉时期。
据悉,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时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因此当地建成了一座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亚尔乡新城西门村,距市中心仅三公里。民俗园包括坎儿井、坎儿井博物馆、民俗街、民居宾馆、葡萄园等。
我认为坎儿井景区最好的是“老坎儿井”景区。一是整体环境比较好。整体展现了坎儿井从开始挖掘,到挖的过程,情景模拟逼真,仿佛看到当前的掘井人,手持镢头,背躬身屈,手持煤油灯,脚踩在水里的艰难过程。让游客深切理解当时挖出的这条坎儿井是多么的不易和艰辛。然后再身临其境体验,感觉更为真实。
起点吐鲁番北站,终点是坎儿井民俗园。
全程约12.2公里
起点:吐鲁番北站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850米,左转进入新丝路
2.沿新丝路行驶680米,右转
3.行驶740米,左转
4.行驶1.7公里,右转进入S202
5.沿S202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X053
6.沿X053行驶5.5公里,左转
7.行驶690米,左转
新疆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0毫米左右,单靠这点降水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水源问题,两千多年前,新疆当地的人们就把眼光投到天山的冰雪融水上,为了躲避烈日的烘烤,他们利用沙漠质地渗漏性强的特性,开挖暗渠,将地下水巧妙截流,为新疆绿洲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这就是坎儿井的原理、构造、作用。
简单说坎儿井主要是由竖井(从地面上引水)、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组成的。其中暗渠工程最为艰巨,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极为干旱的吐鲁番有着一千五百余条总长5000多公里号称地下万里长城的坎儿井
由于吐鲁番地区年蒸发量在3000毫米以上,而年降水只有16毫米,为防止天山融水从地面蒸发,古人把天山的雪水从地下引入绿洲。工程进行得异常艰辛,由于融雪冰冷刺骨,工人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工人的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yhpimc.com/post/2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