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已不够人类取用,导致黄河流域几乎不发生洪水灾害。
为了满足黄河流域经济蓬勃发展和确保流域内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补水,黄河已没有多少水能汩汩流入渤海,在上世纪末还频频出现下游断流现象。
现在即使黄河中上游有洪峰来袭,也会被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等9座水坝拦截错峰分流,避免了下游发生洪灾。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现在对黄河的管理要求是严格按配额分段取水,保障维持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障黄河不再断流。
长江水量巨大,径流量排列世界大河的第三位,达每秒3.05万立方米,难免会有洪水灾害发生。
但长江的洪水也正在减少。这源于为了发电和防洪,在长江水系中修建了大约45座大坝。其中切断长江主干流的就有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和葛洲共6个大坝,由此建成了6个世界级水电站,保障“西电东输”源源不断。
小本认为,现在黄河流域的洪水少了,很正常,一年能流进渤海湾的黄河水都不多了!
其一,上游的几大水库(梯级开发)的库容,基本可以把黄河一年的径流量包干,调储能力异常强大。
其二,中游,包括两大支流,基本就是缺水状态,还需要引汉济渭,同时还向华北平原调水;而干流,则山高谷深,落差大;支流,水库囤水(谈不上梯级开发)。
其三,下游,压根没什么流域(集水区),地上悬河,时不时还断流。
其四,黄河上游水库多,中游落差大,而容易发洪水的下游,虽然平时断流,还是地上悬河,但河面却异常宽阔。
其五,黄河流域的降水,没有明显的雨季,很难集中;北方,降水量还小,年径流量不大,还不足长江的零头。
那么,长江流域为什么一直在发洪水呢?
其一,长江流域的降水比较集中,一方面上中下游雨季同步,另一方面是干流自西向东,支流南北对称分布,汇入长江也同步,容易形成洪峰。
其二,上游金沙江段(包括支流)的梯级开发正在进行,扬程高,发电量大,但库容调节能力一般般;三峡水库容量虽大,但对于年径流量,却微不足道,调节能力有限,还承担保障航运的职能,没法“包干”,只能调峰、错峰、削峰。
其三,中游、下游,海拔低,地势平缓,落差太小,不利于行洪;中下游的流域广,降水量大,年径流量是黄河的17倍。
北方由于气候的原因,降水少。而黄河除上游部分地区处于西南外,流经地区大都处于干旱地区。历史上黄河也曾发生洪水和水土流失,泛滥成灾,形成了如今的“悬河”。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治理好黄河”的号召,掀起了整治河山的高潮。先后建起了三门峡、刘家峡、青铜峡、龙羊峡等水利设施,使害河变成了为人类造福的利河,消除了水患。由于甘肃、陕西沿黄地区用水的需要,抽吸和提升黄河水,通过渠道流入田间地头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宁夏更是利用河套平原,使塞北变成了江南。进而黄河水经过上游截流,减少了下泄流量。又在洛阳附近修筑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基本上完全控制了黃河,形成不了洪峰,实现了安澜。而长江流域都处在雨量充沛的南方,雨量集中。特别是梅雨季节的六月份,处于汛期,长江各支流都将水汇入了长江,尽管各大水库和三峡蓄了部分水,也只能起到错峰的作用,仍然有洪水发生,毕竟长江的水还是要下泄的。为了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利用洞庭、鄱阳湖进行调蓄,减少中下游防洪庒力。那我们就要退田还湖,有备无患,加固堤防建设,以应对洪水的袭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yhpimc.com/post/22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