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景区 > 正文

阴平古道,阴平古道路线图

谁发现阴平古道

阴平古道最早被发现的记录可以追溯到明代的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他在其游记《徐霞客游记》中详细描述了阴平古道的山川、河流和自然景观,使得阴平古道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探索。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并研究这条古道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阴平古道是在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邓艾发现并利用的一条重要通道。公元263年,邓艾奉司马昭之命领兵伐蜀。在攻打剑门关受阻后,邓艾回军景谷道,到达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最终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在此处投降,邓艾随后长驱南下,攻克绵竹,直抵成都。蜀后主刘禅投降,灭了蜀国。从此,阴平古道成为了一条具有历史遗迹的道路。

阴平古道起于阴平郡,即今甘肃陇南文县的鹄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径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境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镇),全长265千米。

阴平古道,阴平古道路线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演义》中邓艾为什么可以偷渡阴平成功?

首先邓艾偷渡阴平并不只有3000残兵,邓艾在战争之初受命拖住在沓中的姜维时,有3万人,与姜维的周旋中没有打过消耗战,因此3万人基本没有多大的损耗。而偷渡阴平时邓艾率领的军队,正是这3万本部人马。在险要的阴平道行军损耗是必然的,但也没有只剩3000人那么夸张,《三国志》中没有明确记载邓艾偷渡至江油时还剩多少人,在裴松之的引注中有“以万人入江油”的说法,在途中损耗近三分之二,这损失不可谓不大,所以万余人的说法还是比较可靠的。而蜀国方面,且不论有多少人口,反正常备军是只有十万上下的,当时钟会攻汉中,蜀国方面应该有万人的损耗,姜维五万主力尚存,在剑阁阻挡钟会大军。成都应该有卫戍部队近两万人,其余的就分驻在以永安与南中为主的各地方郡县。所以邓艾主要面对的是蜀国在成都平原一带的两万卫戍部队,以万余虎狼之师对两万没有实战经验的京畿部队,并非不可能。

面对邓艾万人孤军,蜀国方面是有机会将其消灭的。第一次是邓艾军入江油,当时邓艾军队刚刚从深山老林出来,既没有粮草也没有援军,不可谓不狼狈。但是守卫江油的将领马邈却被吓蒙了,以为剑阁失手,魏军主力已至江油,便直接开城投降,拱手将一雄关让与敌手。

第二次是绵竹之战。诸葛瞻不听部将黄崇坚壁清野,据险死守的建议,谜之自信地列阵要与从阴平道生死一线下来的魏军虎狼之师正面决战。结果是明显的,养尊处优的诸葛驸马不是邓艾的对手,几乎没实战经验的成都卫戍部队也不是魏国从刀光剑雨和悬崖峭壁中走过来的百战之师的对手。这两次机会,一个因为主将太怂,一个因为主将不知道在塔下猥琐,都错过了。从绵竹失守的那一刻,蜀国其实就已经宣告了灭亡。

阴平古道,阴平古道路线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无论是江油的马邈还是绵竹的诸葛瞻,只要面对形式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坚城据守,邓艾孤军深入,既没有攻城器械,也没有援军和补给,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战自乱,钟会也会因为战线过长,粮草不济,而短期又攻不下剑阁而退兵,那样蜀国是有机会继续割据蜀地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诸葛瞻失败最严重的后果,不是刘禅宣布投降,而是姜维被迫放弃蜀地最后的屏障剑阁,驰援成都。只要将魏军十万主力放进盆地,那就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刘禅投不投降已经不能改变什么了,早点投降还能使蜀地免受战火荼毒。


阴平古道,阴平古道路线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