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陵没被盗是因当清朝入关时,社会动荡,不满清人统治,要剃发易服。清人在江南各地杀了很多人,加上多尔滚入关时打了为崇祯报仇的口号,还有朝堂上有很多投降的汉人官员。为了安抚汉人的人心,所以对明朝皇陵加以保护。就以康熙和乾隆下江南都拜祭过朱元璋的陵,所以在清朝时明陵都保护很好。
到了民国时,明朝是汉家的,没有那个汉人敢明目张胆去挖汉人皇陵。十三陵就在北京郊区,小毛贼也不去。明陵修建也很牢固,地宫就有27米,金刚墙也很厚,地宫入口是弯曲的,解放后中国考古家用了一年时间才打开定陵。想想一般盗墓的想打开有多难。明到清到民国几百年了,当初建陵的人和图纸什么的都没有了,所以更难找到墓道口。
清陵,当初推翻清朝时口号是恢复中华,驱除鞑虏。清朝后期,老百姓日子不好过,加上洋人的入侵,所以汉人对满人很不满。盗清朝陵社会压力小。清陵地处偏僻,加上守陵坚守自盗。孙殿英才敢盗墓,当初满清入关,杀了不少汉人,兴文字狱,吕留良被开棺戳尸,满清可以做初一,我就做十五。还有当祖上报仇。冯玉祥对孙殿英说过,你革命精神我很佩服,在反对清廷这一点上,我干活的,你干死的。这句话让我们知道国人有多么恨满清。还有风水说,挖了满清风水,断了龙根。以当时国情就没有那么大压力。满清刚到十几年,修陵人还在,知道怎么进墓室。要不是修陵人告诉他,孙殿英可能找不到墓道口。
孙殿英只盗了乾隆和慈禧的,剩下的是日本投降后,当地土匪盗的。
所以不盗十三陵是不能盗加上不敢盗,盗清陵就没有压力,因当时全国人都恨满清政府。可以打了报仇口号。
明皇陵无人去盗,是不敢,也是不能,非是不想。
首先来说一下明代皇陵和清代皇陵的分布。明代皇陵,朱元璋的在南京,其他人都葬在了北京昌平地区的十三陵;清代皇陵,分为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陵在遵化,清西陵在保定易县,都是在山区。
满清入关之后,对被推翻的明王朝保持着口头上的敬意,对前明皇陵也执行着保护政策,这一时期,明代皇陵,无论南北,都有专人看守,没有盗贼敢于打这个主意。
清帝逊位之后,中国的封建王朝史画上了句号,明、清都成了前朝了。北洋政府时期,对于这两个前朝的皇陵保护,也得到了妥善的落实。
北伐成功后,北洋政府谢幕,新旧政府交接,这一段时期的中央政令,得不到地方的无条件执行,新军阀时代的各路军阀,远不如旧军阀时代来的讲究。孙殿英盗慈禧墓,就是发生在这段时期。
孙殿英为什么盗慈禧墓,当然不排除一些家国仇恨、缺少军费的因素,最主要还是临时起意,当时孙殿英部队出现在清东陵的主要目的,恰恰是去追缴一批企图盗清东陵的惯匪。
孙殿英部还算节制,只是盗掘了慈禧墓和乾隆墓,1945年9月,同样是新旧政府交替之际,伪冀东政府的一部分人开始明目张胆的盗窃了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无一幸免。
由上可见,清东陵,实毁于兵匪。
清西陵的光绪皇帝也没得安生,1938年抗战期间,大盗张成群盗掘了光绪的崇陵。相对清东陵的兵匪而言,他属于民间盗匪团伙。
明代皇陵,不是在南京,就是在北京郊区,都是政治中心范围内,保护措施到位,这是杜绝兵匪和盗匪的根本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明皇陵开挖的比较深,工程又非常坚固,一般小股盗匪不是不想,盗取难度实在是超出他们能力之所及。
做为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惋惜。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留恋。作为一个反客为主的少数民族政权一一大清,他的前几代君主还是很有作为的,东征西讨奠定了现代大中国的版图,但从乾隆后期开始清廷逐步走向衰败,其间正值西方殖民帝国的崛起。清廷被迫同列强签定无数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穷的伤痛,对我国民族自尊心造成深深的伤痛直至我们这一代。反观明朝,无论对蒙古、还是对倭寇的战绩都是令我们扬眉吐气的,所以在我们眼里我们更喜欢大明王朝、而又非常讨厌满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本文链接:https://www.yyhpimc.com/post/17980.html